■ 纳米压痕分析
SEM广泛用于研究纳米压痕检测后的表面结构表征。SEM的大视场与纳米分辨率相结合,可以检测裂纹形成的早期阶段、滑动台阶和其他表明材料表面失效开始的表面缺陷。然而,定量测量样品的高度不能通过SEM进行表征。AFM是用于纳米压痕定量分析的工具,但通常缺乏在样品大范围筛选的能力。借助AFSEM®,SEM和 AFM 可以共同对纳米压痕结果进行全面表征,以对纳米压痕进行相关的原位分析。
→ 原位SEM与AFM、纳米压痕仪三者联用
→ 无需将样品在AFM系统与SEM系统之间反复转移即可对多次纳米压痕测试进行观察、测量,操作方便高效
→ 定量分析表面的缺陷及压痕

图1 安装在SEM腔体中的纳米压痕仪和AFSEMTM

图2 经过纳米压痕仪刻划之后,利用AFSEMTM在SEM腔体中原位对压痕进行成像和定量测量
■ 原位磁力显微镜
利用AFSEM原位分析样品的磁学特性
→ 快速定位感兴趣的样品区域
→ 原位SEM与AFM分析联用
→ 特殊设计的磁性“super-tip”,能够获得高分辨率的形貌及磁力显微(MFM)成像信息

图1 用于高分辨MFM成像及测量的“super-tip”

图2 利用AFSEM在SEM腔体中原位观测双相钢的磁学及形貌:(a)利用SEM快速定位感兴趣的样品区域;(b)SEM下观测到的铁磁相及顺磁相;(c)利用AFSEM获得的形貌信息;(d)利用AFSEM观测到的MFM信息

图3 利用AFSEM在SEM腔体中原位观测磁性薄膜的磁学及形貌:(a)利用SEM快速定位感兴趣的样品区域;(b)利用AFM对微区轮廓进行观察和定量测试;(c)相应区域的磁力显微
■ 原位微区电学特性测量
AFSEMTM原位分析辐照剂量对样品形貌和导电性的影响
→ 形貌观察与导电特性分析有效关联
→ 原位观测:在电子束辐照处理与微区导电特性测试之间方便切换,测试高效
→ 样品处理与表征之间,无需样品转移,有效避免样品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利影响
图1 带有导电铂针尖的自感应悬臂梁

图2 测试流程示意图
图3 利用AFSEMTM原位表征经过聚焦电子束辐照处理的Pt(C)薄膜,其形貌轮廓、导电特性依赖于辐照剂量
■ 拉力作用下的微区测量
利用SEM快速识别表面变化区域,利用AFSEMTM的纳米级分辨率测量细节变化
→ 与拉伸台配合使用,原位SEM与AFM联用观测
→ 利用SEM快速定位、复位悬臂梁,提高观测及测试效率
→ 材料变化的高精度定量化测试及分析

图1 集成在SEM腔体中的AFSEMTM和拉伸台

图2 铜丝拉伸过程中的原位SEM、AFM分析,通过AFM图片可以清晰看到在拉力变大的过程中,铜丝表面的粗糙度增加。
■ AFSEMTM原位微区表征系统 助力新型纳米探针构筑 助飞纳米热学成像研究
获取材料甚是器件整体的热学特性,是相关研究与开发当中非常有意义的课题。随着研究对象特征尺寸的不断减小,研究者们对具有高热学分辨率和高水平方向分辨率的表面温度表征方法以及与之相应的仪器的需求也日益显著。在诸多潜在的表征技术当中,扫描热学显微镜(Scanning Thermal Microscopy)是其中颇为有力的一种,它可以满足特征线度小于100 nm的研究需求。然而,这种表征方法,对纳米探针的结构及功能特性有比较高的要求,目前商用的几种纳米探针受限于各自的结构特点,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难以满足相应要求,也就限制了相应表征方法的发展与应用。
着眼于上述问题,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的H. Plank团队提出了基于纳米热敏电阻的三维纳米探针,用于实现样品表面温度信息的超高分辨表征。相关成果于2019年六月发表在美国化学协会的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 11, 2522655-22667. Three-Dimensional Nanothermistors for Thermal Probing.)。

图1 三维热学纳米针尖的概念、结构、研究思路示意图
更多应用案例,请您致电 010-85120277/78/79/80 或 写信 info@qd-china.com 获取。